• 156-1758-1081
  • 9:00 - 18:00

内容详情

限电刚过,降温又来,能源紧张下今年温暖过冬稳吗?

发表于:2021年10月23日

前不久的十一假期对于东北人来说,不是轻松愉快,而是“心有余悸”。9月23日开始,东北多地出现了用电高峰时段拉闸限电的情况,沈阳、长春等地均执行了限电。

漆黑一片;蜡烛断货;奶粉无法用热水冲调;红绿灯不能正常运行,进而导致街头拥堵;手机只有2G信号;高楼层住户想回家只能靠自己一层一层爬楼……

沈北新区和浑南新区部分区域限制供电,部分路段因断电产生拥堵

据不完全统计,有20多个省、市、自治区出台了停、限电措施。在国家的快速反应下,一场涉及多省的电力保供攻坚战打响。目前,全国电力供需紧张形势已有所缓解。

这边刚能松口气,另一边今年下半年最强冷空气“来势汹汹”,并伴随7-8级阵风,22个省会城市将面临“断崖式”降温。刺骨寒冷叠加各地供暖季的陆续启动和清洁取暖的大力推行,“今年冬天会挨冻吗?”成为关注度最高的话题之一,冲上热搜引发众多关注与讨论。

关于东北的“停电潮”,清华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系热能动力仿真与控制研究所副教授麻林巍认为,“这是一个偶然中的必然事件。”

背后的“必然”在近半个月内已被各方抽丝剥茧,反复解读,概括来说,不是“阴谋”,不是“大棋”,而是归结为燃“煤”之急+“绿”电不力。

首先,“煤势大涨”,供需失衡。国内疫情转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国外疫情继续“拉胯”,海外外贸需求不断,工业用电快速增长。我国煤电又是妥妥的“顶流”,占电力总装机比达49%。

图为近年来电力装机图。煤炭装机是绝对顶流,占据半壁江山。图源:地球知识局

作为“压舱石”的煤电,在种种因素下经历了“供应少、价格贵”,煤炭价格“一路狂奔”,再加上“市场煤、计划电”的矛盾激化,发电企业全面亏损,在“发一度亏一度”的艰难处境下依靠良心和责任发电,导致积极性大受打击。

其次,据艾瑞研究报告,现阶段清洁能源的电力装机量林林总总,体量偏小,难敌煤电“半壁江山”。

并且,风、光、水这些绿电比较“任性”,受地形,季节、天气因素影响较大,出电率无法达到100%。风电冷空气过后便输出乏力,光伏到晚上就会“抓瞎”,而水电则说:不好意思了铁汁们,秋冬季我“枯”了(水电遇到枯水季需要承担蓄水职能,发电出力会“腰斩”)。

风、光、水这些绿电比较“任性”,受地形、季节、天气因素影响较大,出电率无法达到100%。图源:地球知识局

除上述主要原因之外,全球能源价格暴涨等因素被低估也有一定影响,严峻形势下,这场电力保供攻坚战怎么打?

9月,各地限电事件频发后,中央高层高度重视,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发改委”)的努力协调下,煤炭主产区直接与用煤省份对接长协保供事宜。9月底,晋、陕、内蒙古陆续公布今年第四季度保供1.45亿吨煤炭的长协数量。

同时,补签后长协比例超过自有资源80%的煤企,可在年度长协价格2倍以内的范围明确新增长协煤价。

另外,释放煤炭先进产能。国家矿山安监局安全基础司司长孙庆国表示,应急管理部、矿山安监局已经审核976处煤矿,其中有153处煤矿符合安全保供条件,大约增加产能2.2亿吨/年,预计四季度可增加煤炭产量5500万吨,平均日增产达到60万吨,对缓解供需紧张、平抑煤炭价格具有积极作用。

在确立保供后,饱受诟病的“市场煤、计划电”机制成为主攻目标。

10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针对电力和煤炭供应紧张问题,提出改革完善煤电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电价上涨空间扩大。

紧接着,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扩大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

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浮动范围由现行的上浮不超过10%、下浮原则上不超过15%,扩大为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20%。

这意味着,给予电价一些灵活空间,火力发电厂在煤电价格倒挂情况下的亏损局面或许能得到改善。发改委价格司司长万劲松也表示,“改革的核心是真正建立‘能跌能涨’的市场化电价机制。”

《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图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随后,这场“限电潮”迎来了转机。10月11日,全国日发电量207亿千瓦时,当月累计发电量228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8%。

面对煤炭的增产保供,很多人也担忧这是否是能源转型的倒退?

《通知》明确,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的上下浮动中,高耗能行业不受上浮20%的限制。这传递出,国家将对于高耗能产业在政策层面继续给予“压力”,使其电价涨幅不受限制,坚持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

孙庆国也表示,“紧急扩能必须是有序、有度扩能,明确扩能增产的审查原则,坚决不允许自行其是、一哄而上。”

“这再次给各地提醒,减碳不是急于求成,只被视为‘政治正确’,摆在‘科学正确’之前,忘记了‘先立后破’的科学行动顺序。”中国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原首席能源研究员陈卫东强调。

一系列措施组合拳打出后,短期内居民不会再面临“电荒之困”。长期看来,实现“双碳”目标,让“绿电”给力起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近期缺煤、缺气、缺油这场波及全球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世界性“能源危机”中,我们的这口气暂时是喘过来了。

但是,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现任中化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王能全说,欧洲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将导致欧洲家庭冬季供暖出现问题,因此,国内今冬供暖形势也不容乐观。

之所以这么说,涉及到近年改变北方农村居民取暖方式的关键词——清洁取暖。

气温一天天下降,入冬后,清洁取暖带来的用电、用气需求不容忽视。

据中国天气网最新消息,今年下半年以来最强冷空气已经启程,未来四天将横扫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给多地带来“断崖式降温”,局地降温幅度超12℃。

最新全国冰冻线进程图显示,此轮冷空气将导致0℃冰冻线南压至北京、山西一带。届时,22个省会级城市气温或创下半年来的新低,中东部大部都将经历下半年以来最冷的早晨。

其中,太原、呼和浩特、长春等城市最低气温将在冰点以下,直接跳进“冰窟窿”;北京、石家庄最低气温接近冰点,合肥、南京最低气温也将降到个位数,宛如“一夜入冬”。

图为10月14日全国大风降温预报。冷空气已经逐渐袭来,北方迎来大幅降温。图源:中国天气网

目前,多地已经根据气温变化安排提前供热。

据黑龙江省住建厅透露,黑龙江已经全面完成供热设施检修工作,多地根据气温变化提前开栓供热。吉林市热力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争取10月18日有条件的位置陆续升温,以便顺利进行10月20日的开栓供热工作。山西等地也开始提前供暖。

早在2016年1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关系北方地区广大群众温暖过冬,关系雾霾天能不能减少,是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农村生活方式革命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大气十条”)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接连部署下,北方地区民用散煤治理得以强力推进。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项目相关负责人李雪玉认为,“十三五”期间,北方清洁取暖先试先行在散煤治理过程当中做出了巨大贡献。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北方地区累计完成清洁取暖改造约3500万户,共削减散煤约7000万吨,北方农村地区清洁取暖率由9%提高到28%左右,重点地区农村清洁取暖率达到71%。

取暖方式的变化带来了空气质量的明显改变。

以第一批试点城市为例,秋冬季PM2.5平均浓度从2016年的109.5微克/立方米下降到2019年的69.7微克/立方米,下降幅度达36.35%。

清洁取暖逐步改变北方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民用散煤取缔后, “煤改电”和“煤改气”是清洁取暖最普及的两种方式。但目前,国际天然气价格飙升,全球煤炭库存告急,国际原油价格大涨,市场的能源价格和国内电力、煤炭供需持续偏紧的背景下,大家都在担心今冬的电气供应,能否满足群众温暖过冬的需求。

清洁取暖,一头牵着百姓温暖过冬,一头连着蓝天白云,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近日发布的《中国散煤综合治理研究报告2021》称,受成本影响,当前潜在返煤用户超过500万户。目前售煤电话、煤炉、煤球、薪柴等在北方部分地区仍能看到。调查数据显示,北方地区按村统计平均复燃率达到14%。

如果在寒冷的冬季不能全力保障能源稳定可靠供应,满足用电用气需求,影响的是将近3500万户居民的日常生活,并且还会导致本就受成本困扰的潜在返煤用户增加,影响散煤治理工作的既有成效。

业内专家表示,返煤原因与各地的能源供应情况、散煤管控力度、技术路径选择、取暖成本与取暖效果、农户经济水平、年龄大小、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在此背景下,近日发改委发声:我们始终把确保民生用能作为保供工作的重中之重,有资源、有条件、有能力保障今冬明春北方地区人民群众的取暖用气需要。同时。“限电不限民用”“压非保民”等字眼也给广大民众吃了一颗“定心丸”。

民生用能占整个供应的比重并不高,居民用电量占全部用电量的15%左右,民生用气占全部用气比例不到50%。“民生用电和用气全额保障没有问题。” 在近日国新办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发改委党组成员、秘书长赵辰昕说,发改委将指导地方和企业坚持民生优先,科学制定有序用能方案,确保限电限气不限居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保障群众取暖用气需要,是冬季天然气保供的首要任务。而国际天然气价格持续走高,对于我们这个天然气进口大国而言,客观上的确会抬高我们进口使用天然气的成本。

但是,这些年,我们一直在做天然气冬季保供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今年以来,发改委会同各地区、有关部门和企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前着手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持续大力推进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这些工作为冬季天然气保供提供了重要基础。

截至目前,已落实供暖季保供资源量1744亿立方米,还在进一步组织企业挖掘增产增供潜力。可以说“做好今冬天然气保供工作我们是有底气的。”

从天然气储备情况看,供暖季全国可形成储气量270亿立方米以上。目前,各大地下储气库已基本完成注气,为冬季保供打下了坚实基础。

赵辰昕还透露,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每天3亿立方米的“压非保民”预案,争取备而不用,但是一旦用,一定是管用的。最近正在组织培训,做好必要的演练。

“气”足了,煤炭也得到保障。如上文所述,相关部门正会同有关方面千方百计采取有力有效措施,进一步增加产量、增加进口、动用储备资源和社会库存,确保煤炭安全稳定供应。

更为重要的是,民生用能严格按价格政策保持稳定。也就是说,居民担心的用电用气涨价问题不会发生。

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负责人表示,我国对民生用电用气都有明确的价格政策,对居民生活用电实行政府定价。对居民生活用气实行基准门站价格加合理浮动机制管理。

在当前国际能源价格大涨的情况下,相关各方很好地贯彻执行了这些政策要求。民生用电用气价格将严格按价格政策保持基本稳定。

此外,东北地区天气严寒,采暖季长,居民对采暖要求高,社会关注度高,做好东北地区冬季能源保供工作责任重大、极为关键。发改委也将会同相关部门加大协调力度,向东北地区倾斜资源,全力保障东北能源运行平稳。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余兵表示,将督导重点城市制定电力保供应急方案,东北等地区要坚持“以热定电、以热为先”的原则,做好今冬明春电力热力的保障工作。同时,“督促各地在建的具备条件的支撑性电源及时投产发挥作用,推动条件成熟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开工建设。”

加强能源保供,更要坚持“全国一盘棋”。在工作中继续纠正有的地方“一刀切”停产限产或者“运动式”减碳的行为,严禁部分地区形成“资源先供本地”的小循环和保护主义倾向,严禁地方擅自关停煤矿。


请您把问题反馈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