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6-1758-1081
  • 9:00 - 18:00

内容详情

我国气候升温速率高于全球同期平均水平,气候风险指数增加

发表于:2021年08月06日

近日,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1)》,提供了中国和全球气候变化状态的最新监测信息。
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

2020年,全球平均温度较工业化前水平(1850~1900年平均值)高出1.2℃,是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的三个最暖年份之一;2011~2020年,是1850年以来最暖的十年。2020年,亚洲陆地表面平均气温比常年值(报告使用1981~2010年气候基准期)偏高1.06℃,是20世纪初以来的最暖年份。

1850~2020年全球平均温度距平(相对于1850~1900年平均值)

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升温速率明显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1951~2020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升温速率为0.26℃/10年。近20年是20世纪初以来的最暖时期,1901年以来的10个最暖年份中,除1998年,其余9个均出现在21世纪。

1901~2020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距平

1961~2020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变化速率分布

降水呈增加趋势

中国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降水变化区域间差异明显。1961~2020年,中国平均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平均每10年增加5.1毫米;20世纪80~90年代中国平均年降水量以偏多为主,21世纪最初十年总体偏少,2012年以来降水持续偏多。1961~2020年,东北中北部、江淮至江南大部、青藏高原中北部、西北中部和西部年降水量呈明显的增加趋势,其中江南东部、青藏高原中北部、新疆北部和西部降水增加趋势尤为显著;而东北南部、华北东南部、黄淮大部、西南地区东部和南部、西北地区东南部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

1961~2020年中国平均年降水量距平

1961~2020年中国年降水量变化速率分布

气候风险指数增加

高温、强降水等极端事件增多增强,中国气候风险水平趋于上升。1961~2020年,中国极端强降水事件呈增多趋势,极端低温事件减少,极端高温事件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明显增多;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登陆中国台风的平均强度波动增强。1961~2020年,中国气候风险指数呈升高趋势;1991~2020年,中国气候风险指数平均值(6.8)较1961~1990年平均值(4.3)增加了58%。

1961~2020年中国极端事件和气候风险指数变化

气候变化驱动因子

全球主要温室气体平均浓度均创新高,中国青海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CO2浓度逐年上升。2019年,全球大气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的平均浓度分别达到了创纪录的410.5±0.2ppm,1877±2 ppb和332.0±0.1 ppb,依次为工业化之前水平的148%、260%和123%;2020年,主要温室气体浓度仍在持续上升。1990年~2019年,中国青海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CO2浓度逐年稳定上升;2019年,瓦里关站CO2、CH4和N2O的年平均浓度分别达到:411.4±0.2 ppm、1931±0.3ppb和332.6±0.1ppb,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平均浓度大体相当,均略高于2019年全球平均值。

图片

1990~2019年中国青海瓦里关和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全球大气本底站大气二氧化碳月均浓度变化

区域大气本底站气溶胶光学厚度总体呈下降趋势。2004~2014年,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和黑龙江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气溶胶光学厚度(AOD)年平均值波动增加;2015~2020年,均呈明显降低趋势。2020年,上甸子站可见光波段(中心波长440 nm)气溶胶光学厚度平均值为0.36±0.20,较2019年略有降低;临安站和龙凤山站气溶胶光学厚度平均值分别为0.45±0.25和0.26±0.19,较2019年均有大幅下降。

2004~2020年北京上甸子、浙江临安和黑龙江龙凤山区域大气本底站观测到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变化


请您把问题反馈给我们!